北京机床工具展:中国EV主导全球,日本化工企业重新定位7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EV)巨头持续扩张,日本化工企业正加快在华业务布局,以扩大对中国电动车厂商的供应。三菱化学计划于2025年内在中国新设汽车零部件开发基地。日本触媒将扩建其电池材料合资工厂,UBE也在考虑建设用于汽车座椅的人造皮革、合成皮革原材料工厂。被称为“红色电动车”的中国品牌正在大举进军东南亚,意图打破日本汽车在该地区的传统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也成为本土电动车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EV势力的扩大正为日本化工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三菱化学:将在华设立树脂开发基地 三菱化学将在中国建立汽车用混炼树脂(Compound)和工程塑料等的开发与市场推广中心。通过扎根本地的体制,迅速响应客户在电池周边材料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在中国本地化进行性能评估等开发环节,有望大幅提升产品开发速度。此外,通过在日本本国取得的认证,也将有利于扩大对积极进军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中国电动车企业的供货。目前正在以现有据点为中心选定新基地地址。 日本触媒:锂盐年产将扩大至万吨级 日本触媒计划在2026年,将其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合资工厂中锂离子电池用锂盐的年产能,从目前的1200吨提升至数千吨,并在2028年以后进一步扩产至超过1万吨。随着电动车高性能化的推进,能够支持快速充电的电解液原料需求正在稳步增长。 UBE:拟建皮革原料新工厂 UBE正在考虑在江苏省南通市的现有据点内,新建用于高档人造皮革和合成皮革的聚碳酸酯二醇(PCD)工厂。随着汽车座椅及涂料等对耐久性的要求提高,作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其材料需求依旧旺盛。 德系化工巨头也在加紧布局 不仅是日企,欧洲企业也在加快拓展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的供应。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BASF)正在广东省湛江市建设用于汽车制动液的甲基乙二醇(MG)工厂,预计将在2025年底开始投产。工程塑料大厂德国恩巴里奥(Envalior)也计划建设聚苯硫醚(PPS)工厂,该材料在电池、马达等电动动力总成零部件领域的销售表现良好。 中国EV主导全球,日本化工企业重新定位 中国电动车龙头比亚迪(BYD)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超过美国特斯拉,跃居全球第一。“红色电动车”正在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发起强势攻势,日本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或将被改写。过去,日本化工企业主要以日本车厂为主要客户,但如今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崛起,即便在美中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依旧为日企带来了战略调整的新契机。 |